GreaterWMS仓库管理生态系统群晖NAS用docker部署
安装 Git¶
套件中心 → 设置 → 套件来源 → 新增
套件中心 → 社群,找到并安装套件 Git
下载代码¶
用 SSH 客户端连到群晖,依次执行下面的命令
# 进入 docker 目录
cd /volume2/docker
# 国内用户使用 gitee 克隆项目到您的本地或服务器
git clone https://gitee.com/Singosgu/GreaterWMS.git
# 国外用户还是用 github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GreaterWMS/GreaterWMS.git
# 进入目录
cd GreaterWMS
修改 docker-compose.yml¶
主要就是端口,本地端口不冲突就行,不确定的话可以用命令查一下
在 GreaterWMS 根目录中找到 docker-compose.yml 文件
默认 docker-compose.yml 中的端口设置是👇这样的¶
镜像 | 本地端口 | 容器端口 |
---|---|---|
front | 8080 | 8080 |
backend | 8000 | 8000 |
老苏找了两个连续的空闲本地端口做了修改¶
镜像 | 本地端口 | 容器端口 |
---|---|---|
front | 8285 | 8080 |
backend | 8286 | 8000 |
修改 baseurl.txt¶
在 File Station 中找到 /docker/GreaterWMS/templates/public/statics/baseurl.txt 文件
将 http://127.0.0.1:8000 ,改为本机 IP + 本地端口,老苏群晖 IP 为 192.168.0.197,结合前面修改的端口,所以这里改为 http://192.168.0.197:8286
修改 nginx.conf¶
默认 docker-compose.yml 中并没有启用 nginx,所以改不改应该没啥关系;
在 GreaterWMS 根目录中找到 nginx.conf 文件
找到 server 127.0.0.1:8008;
改为 server 192.168.0.197:8285;
启动¶
准备工作完成后,就可以开始启动了
按照官方的特别备注:执行 docker-compose up -d 后会自动下载前端依赖,有时会下载失败,导致前端无法启动,此时先执行 docker-compose down 再docker-compose up -d 重新下载,直至成功为止。
第一次运行会拉取镜像,容量不小
看到两个 done 就完成了
可以进群晖的容器看一下状态¶
前端内存占用多,后端CPU占用高,而且一直都比较稳定;
一般不出意外的话,应该都是能正常工作的
编译前端¶
不编译的话,访问后端地址不能登录,会一直显示网络错误
编译完成
我们可以在 /docker/GreaterWMS/templates/dist/spa 中看到生成的前端代码
然后先删再启动
运行¶
是否可以浏览还需要看日志
后端要看到 Starting development server at http://0.0.0.0:8000/
前端要看到 ℹ 「wds」: Project is running at http://0.0.0.0:8080/
现在可以开始访问了,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://群晖IP:8285 或者 http://群晖IP:8286都是能看到主界面的,所不同的是,从 8285 打开的话,右下角有个绿色的 vConsole 按钮,感觉像是调试用的
首先注册一个管理员账号,完成后就是主界面了
功能就留个需要的人自己研究吧